生產實習 人才培養的重要一環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突出了高校實踐教學在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2012)指出,“實踐育人環節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極為重要的一環”;《中國農業大學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方案》中,也將“強化實踐技能訓練”列為本科生教改“十大改革措施”之一。
校外專業實習是實踐教學的重要保障,是實現高校人才培養和實踐教育的重要平臺和手段,是其他各個教學環節的深化和補充;校外生產實習能使學生受到全面、綜合的訓練,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與創新能力、自知與自治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其在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前扮演著“實戰演習”和“橋梁”的角色,能促進教學、科研、實踐三方面的結合。
新形勢下,高校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管理面臨諸多困難,如何加強實習基地建設、提高學生實習參與度,如何調動教師積極性參與生產實習教學工作、強化實習質量監控,已成為高校亟待研究解決的重要課題。
經過2011年以來的不斷探索與實踐,中國農業大學食品食品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逐漸構建并形成了學院企業雙贏、學生深度參與、質量有效監控的生產實習體系。目前在全國13省市建立了44家生產實習基地,每年近200名學生在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的生產、研發、檢驗、品控、物流、管理等部門進行為期4周的駐廠輪崗實習。學生在生產實習中受到更為全面、綜合的訓練,提升了創新、實踐、交流與合作能力。
全面動員 建設生產實習基地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充分調動教師資源,激發企業積極性,解決校外基地建設難的問題。一方面教師依托學生生產實習,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和科研條件,與企業達成了課題上的深度合作,對該學院其他教師產生積極影響,促使更多教師主動尋求合作企業新建實習基地;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網,該學院師生為實習基地解決了如食品原料高效利用、產品品質提升、企業發展規劃等諸多生產經營實際問題,激發了企業參與教學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在兩方面基礎上,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遵循“自愿平等、符合條件、誠信保密、動態管理、雙導師制”等原則,電氣工程技術,經過“教師申請、學院初篩、實地考察、匯報討論、簽約授牌”等環節,在保障基地質量的前提下,擴增了實習基地數量。
44個校外實習基地包括2012年建立的北京歸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大洋路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北京稻香村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食品廠、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莊、中法葡萄莊園等14家基地,2013年建立的山東萬思頓農業產業園有限公司、煙臺北方安德利果汁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市伍式企業美食有限公司、新鄉市新良糧油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等9家基地。2014年建立了山東天博食品配料有限公司、北京美滋樂源食品有限公司、大成食品有限公司、明一國際營養品集團有限公司、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家基地。2015年建立了金果園老農(北京)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古恩瑞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臺依湖葡萄酒業有限公司3家基地。2016年建立了賓堡(北京)食品有限公司、深圳銘基食品有限公司、李錦記(新會)食品有限公司、上海(福建)圣農食品有限公司、寧夏志輝源石酒莊等6家基地。2017年建立了遼寧桓仁果汁果酒實習基地(思帕蒂娜冰酒莊園股份公司、山東拜爾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黑尚莓生物技術發展股份食品有限公司、山東榮信水產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大連東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單位基地。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生產實習基地建設有專門的操作流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面向全體教師征集“本科生生產實習基地”,教師填寫《本科生生產實習基地申請表》提出建設基地申請;申請教師向學院“本科生教學指導委員會”介紹擬建實習基地基本情況,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初步確定備選實習基地單位;學院派員到備選基地進行實地考察,重點考察生產車間、分析檢測實驗室、研發中心等現場,并對本科生實習相關事宜進行具體協商;考察小組向本科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匯報基地情況和初步評價意見,初步確定本科生校外生產實習基地,并報學院院務會討論,確定作為學院的校外生產實習基地;確定的校外生產實習基地單位與學院簽訂實習基地協議;學院向簽協議的基地單位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生產實習基地”牌匾,并向企事業單位基地負責人頒發校外指導教師聘書。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