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建設,橋梁工程,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當前,杭州正處于城市大建設、大發展關鍵期,如何更好地筑牢安全這道防線,在這里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6月27日上午,杭州市建委舉辦“智慧工地”暨2019年“安全生產月”活動,位于北大橋的浙江建工旅館兼容公共交通場站用房項目部內,展示了一系列“黑科技”,給大家打造了一場“智慧工地”的盛宴。它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手段,令建筑工地可以“看”到違規行為、“聽”到噪音、“聞”到粉塵,確保了安全文明施工。
記者見到,觀摩會現場13個展區中的無人機、VR場景、激光掃描儀、3D打印構件、智能安全帽、塔吊可視化系統、自修復涂料、高處作業智能安全鎖、人臉識別考勤、揚塵監控等高科技產品前聚集了很多人。與會人員紛紛被這些新技術、新產品吸引,特別是VR場景。
“畫面很真實,場面體驗感好強,我覺得這樣的安全教育真的太重要了!”一位剛剛體驗完VR場景的章女士摘下“眼鏡”激動地說著,記者隨后也體驗了一把。VR場景中,由于自身的疏忽大意和違規操作,突然感覺人從高空墜落,水利工程施工,一陣驚慌。VR眼鏡真實地把模擬的事故現場帶到眼前,強化了警示作用。
浙江省建工集團三公司杜工告訴記者,目前該工程項目建設中運用到的例如人臉識別考勤機,確保了工人一定得佩戴好安全帽實名進入,而智能安全帽又能定位工人的工作軌跡,工作時間,不少工種因加裝了攝影功能而更便利?!霸?,塔吊司機僅憑肉眼判斷和司索工的現場指揮,現在有了高清晰視頻、圖像,便于塔吊司機快速準確做出判斷和操作,解決視覺盲區、遠距離視覺模糊等引起的錯誤?!?/p>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行業“BIM”建筑信息模型數字化平臺和杭州市裝配式建筑質量監管平臺均上線進行試點,平臺將人員、設備、物料、安全、質量、進度等8項要素集于一體并實施監測,切實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
今年,市建委將持續開展智慧工地的建設管理,杭州市建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董天樂表示,“建筑業就應該擺脫低端粗糙發展,借助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智慧工地’,排除安全隱患、遏制重大事故、預防重大風險,督促企業安全文明施工?!?/p>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