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企業和作坊一直排放污水,我們就這樣每天生活在污水造成的惡臭之中?!边@樣的說法在日常報道中經常聽到。
隨著工業化的發展,不少河流受到了污染,但與此同時,群眾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一些工廠作坊私排污水影響河流生態,影響灌溉,乃至影響群眾經濟收入和身體健康的情況,很多群眾深惡痛絕。
因此,類似的投訴不少。但一些地方在治理上卻犯了難,說污染容易治理難,單是上游下游的關系協調就很難,更別提綜合治理了,成本很高。
近日出版的《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改革發展穩定中攻堅克難案例》中收錄了多地流域治理的范例,以供各地借鑒。
貴州——
赤水河流域生態文明制度改革
赤水河生態文明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從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方面設計生態文明制治分離、治管分離、司法聯動等互為支撐、相互關聯的12項改革措施。構建產權清晰、多元參與、激勵約束并重、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具體包括:建立流域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流域資源使用和管理制度;建立自然資源資產審計制度;建立流域生態補償制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監管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司法保障制度;建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完善生態環境保護投融資制度;建立農業農村污染合力整治制度;建立生態環境治理和恢復制度;健全落實環境保護河長制;創新生態環境保護考評機制。
總結生態文明改革中的主要經驗與存在問題,并提出可適時在貴州推廣的經驗和措施。對流域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成熟的、值得推廣的經驗,進行總結提煉提升,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有效經驗,適時在貴州鋪開;不成熟的但具有推廣價值的改革經驗,適當擴大試點范圍,創新工作方法和思路,繼續深入探索。最終建立示范性、代表性的生態文明改革制度。
廣西南寧市——
以PPP模式推進水環境治理
選取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項目作為首個 PPP項目,先行先試。
聘請專業的交易顧問和技術顧問,借助外腦力量對竹排江上游植物園段(那考河)流域治理 PPP項目的技術路線、交易結構、投資回報、績效考核等核心邊界條件進行優化設計,采用 DBFO(Design-Build-Finance-Operate,設計—建設—融資—經營)的運作方式,按照“全線多斷面考核、按效付費”的理念,建立長效機制,抓住主要矛盾,構建了“水質、水量、防洪”三合一績效考核辦法,政府依據績效考核結果向項目公司付費。
山東淄博市馬踏湖流域綜合治理——
“治用?!毕到y治污湖泊再現碧水清波
自2008年開始,淄博市及桓臺縣在“治用?!绷饔蛑挝鄄呗缘闹笇?,啟動馬踏湖湖區綜合整治。
“治用?!绷饔蛑挝垠w系是山東在實踐中探索出的一套流域治污模式:“治”即污染治理,建筑技術,實施全過程污染防治;“用”即循環利用,構建企業和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努力減少廢水排放;“?!奔瓷鷳B保護,建設人工濕地和生態河道,構建沿河環湖大生態帶,努力提升流域環境承載力。
做好減法和加法兩篇大文章,以治控源,以用減排,通過“治”和“用”,減少污水的排放;以保促凈,通過建設人工濕地等措施,增加環境承載能力,這是系統治污的策略。
深入“治”,將全域水系作為一個整體來謀劃布局,實施全流域綜合治理。1.實施工業源頭治理;2.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3.抓好生活污染點源治理。
突出“用”,實現再生水資源循環利用,減少廢水排放。淄博市通過一系列工程項目建設,著力構建全市主要河湖的互連互通,實現上游“兩庫相連、三河相通”,中游“八河連通、六水共用、清水潤城”,下游桓臺縣河河相連、河湖相連、三橫五縱兩湖六濕地的生態水系圈。
完善“?!?,通過生態修復與保護,施工安全協議,提升流域環境承載力。1.打造“污水處理廠 +濕地”治污綜合體;2.著力打造融生態、景觀、文化于一體的河流;3.同步生態修復,搭建親水休閑宜居高地。
強化機制保障,推動全過程管控常態化、長效化。1.加強組織領導;2.加嚴督導問責;3.落實河湖長制。
廣東東莞市華陽湖環境綜合整治——
昔日“臭水溝”華麗轉身引來“金鳳凰”
2012年以來,東莞市以“水鄉片統籌發展”為載體,抓住麻涌鎮污染嚴重、經濟發展落后等關鍵問題,在整體調研考察結束后,麻涌鎮立即聘請專家共同制定了整治全鎮14個村的“五區九園六縱四橫”的總體規劃。2013年7月開始對華陽湖施工,利用市財政3億元的水鄉統籌發展補助資金,大力推進華陽湖環境綜合整治,計劃用18個月的時間分三步走完成華陽湖20平方公里的整治改造:第一個半年,基礎整治,包括截污、清淤、水利建設等;第二個半年,完成綠化工作;第三個半年,周邊植物種植顯成效。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系刪除。